成套生产线设备 安装调试技术培训
工匠精神,重视细节
公司力争上游 | 服务全球 大型设备供应商 | 远销海外欧美非市场
处理能力:20-500吨
应用范围:茶籽油生产线
产品简介:成套茶籽油生产线-大型茶籽油加工机器-低温冷榨山茶籽榨油设备-茶籽精炼加工生产线设备成套机器厂家
联系我们
CONTAST US成套茶籽油生产线,大型茶籽油加工机器,低温冷榨山茶籽榨油设备,茶籽精炼加工生产线设备成套机器厂家
菜籽油生产的原料一般为油菜籽,含油量达30%-48%,制取菜籽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榨浸出法,另一种是压榨法。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产量在30吨/天以上的生产项目适用于预榨浸出法。如果产量在1-10吨/天,预处理压榨法制油成本会低一些。两种生产方式所用到的设备也有不同。
生产工艺说明:
压榨工艺:菜籽-清理-软化-扎胚-蒸炒-压榨-毛油
浸出工艺:菜籽-清理-软化-轧坯-蒸炒-预榨-浸出-一蒸-二蒸-汽提-毛油
毛油精练:毛油-脱胶-脱酸-脱色-真空脱臭-食用油
在预榨之前,我们需要对油料进行预处理,清理油料中的杂质,并调节菜籽的温度,湿度以及水分等,使其达到入榨前的的良好状态。菜籽预处理设备包括磁选器,振动筛,去石机,轧胚机,蒸炒锅等设备。预处理后,我们使用预榨机和压榨机,进行两次压榨,来生产菜籽油。如果您想获得高品质的菜籽油,需要继续精炼菜籽油。
预榨浸出法也需要对菜籽进行预处理和预榨,这一部分和预处理压榨法相同。预榨后我们获得毛油和饼。饼中的含油量约为7%,可以通过浸出提取出来。浸出就是利用萃取的原理,选用一种能够和油脂相溶的溶剂,经过对饼的浸泡,使饼中的油被提取出来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浸出后饼的残油率低于1%。
无论是通过预榨得到毛菜籽油还是经过浸出得到的毛菜籽油都含有微量杂质,为了得到高标准的食用油,使食用油的储存时间更长,我们还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
菜籽油精炼,通常是指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段将毛油中有害杂质和臭味物质除去,得到符合标准的食用油。常见的精炼设备有三种:间歇精炼设备,半连续精炼设备以及全连续精炼设备。产量不同,预算不同,成品油要求不同,选择的精炼设备自然不同。
茶籽预处理工艺:
筛选
山茶籽筛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①根据季节将寒露籽和霜降籽分开;②根据花色把红花籽和白花籽分开;③根据体形将大茶籽和小茶籽分开。
烘干
山茶籽含水分过高,籽壳疲软不易破碎,塑性大,压榨容易泻料。为了便于剥壳和轧坯,对含水量过高的山茶籽要进行烘干,使山茶籽达到利于剥壳的水分(9%以下)。茶籽烘干在榨油加工中很重要,茶籽烘干的好坏,对出油率有直接影响。
剥壳
荼籽的剥壳与破碎茶籽的剥壳可采用离心剥壳与筛分机进行。经过破碎后,采用油料破碎机使其粒度变小,以便于后续轧胚工序的进行。剥壳设备应根据山茶籽的品种而确定,主要有离心撞击式和锤片式两种,目前使用较广的是锤片式剥壳机。
壳仁分离
仁壳分离仁壳分离是通过风选使仁与壳分开。壳中含仁的高低与剥壳设备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使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可塑性达到平衡,仁中含壳应控制在12%一15%之间。
轧胚
轧胚就是利用对辊或锺多辊式滚筒轧胚机将颗粒状料碾轧成薄片状,胚料的工序。油料轧胚的具体要求是轧片薄而均匀,少成粉,不露油,手握薄片发松、松手发散。
蒸炒
油料的蒸炒蒸炒过程的变化及其作用蒸炒工序可以起到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让油脂较充分地制取出来;二是可以降低取油的动力消耗;三是便于制取品质更好的油脂。油料的蒸炒可以采取多层的蒸炒锅进行,在下层炒锅出口处控制温度为预榨100℃,一次性压榨温度为120℃左右,水分为预榨2.5~4.0%,
压榨
蒸炒好的物料人榨温度不得低于80℃,水分应控制在3%左右。温度过高,可塑性加大;温度过低,阻抗性增强。
茶油精炼工艺:
脱胶
茶油的胶质主要是指磷脂、蛋白质胶状物的混合物及其它杂质,而磷脂会影响脱臭和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的脱色,还能与金属离子螯合,增加氧化过程,影响汕的稳定性,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茶油产品,必需进行脱胶工艺处理。
脱酸
脱酸工艺原理足用NaOH或KOH中和油中游离脂肪酸,以脱去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实际操作中还需加入一定量的超量碱,一般为0.05~0.25%,以便碱炼尽量完全。碱炼温度约70℃左右。
脱色
在油脂中加入酸性自土和和活性碳等吸附剂来吸附叶绿素系色素的过程叫做脱色。脱色温度约控制在90℃,自土加入量为油重的5~7%,脱色时间控制在20min,真空度(残压)为97~99kPa,冷却至70℃下过滤,即得脱色油。
脱臭
茶油脱臭是利用茶油内的臭味物质和甘油三酯挥发性差异大,在高真空高温下进行脱除。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脱臭。真空度约0.1MPa的真空,蒸馏温度200℃以上,蒸馏时间约1h。
脱蜡(脂)
冬化结晶一养晶一过滤一脱蜡(脂)一山茶籽油
采用在-5℃下冷冻48h后离心分离的方法,将蜡质、饱和脂肪酸等与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分离,-终可使油酸含量提高5%—12%。